秋山行吟【305票】
王跃东(河北)
多彩丛林淡雾藏,秋山穿件梦衣裳。
扇皴潭影飞鹰翅,撩醉琴心美酒觞。
落叶萧萧声渐近,流年杳杳笔幽香。
红笺欲带一溪水,径向源头那地方。
韩倚云试评:
整体意向甚好,幽深淡远。首联破题,点明秋之“梦衣裳”,唯“秋”字当与题目避开,颔联承接秋景展开描述,用意向紧扣“行”字而写,唯气脉略欠顺通,对仗略欠工。颈联紧扣“吟”字而写,唯觉“笔幽香”略显凑。“笔幽香”若改成“XX长”似更好。尾联意韵绵长,“源”字令人想到“桃源”“水源”等。
何智勇评:
语言唯美,造句有条理,不避俗语。
刘鲁宁评:
形飘逸,质略松。
了凡评:
首联近口语,但诗味在。且上手给一幅全景、远景,信息丰富、直接点题,画面感强。“秋山穿件梦衣裳”,不俗。颔联承接首联,应是“行入”了秋山,将镜头拉向山中。然且行且歌中,有美酒觞出镜,似有凑韵之嫌。颈联中规中矩,略淡。尾联一笺引水,“那地方”十分精彩,开了意境之窗,留下想象空间,有曲径通幽何处之妙。
梦欣点评:
有秋山景象,但少行吟意趣。作为一首七律来说,此作瑕疵甚多。七律是近体诗中格律要求最为严格的体裁,中二联务必出彩。一是对仗须严整,二是落笔有奇趣,读来不同凡响。但此作,飞鹰翅与美酒觞,声渐近与笔幽香,均不能成对,或勉强可对却毫无气魄与风韵。从结构来看起承转合脉络不清晰,“笔”、“红笺”等意象出场过于突兀。从遣词炼字来看,尚有待提高,象“穿件梦衣裳”的“穿件”二字用的欠当,“飞鹰翅”也见别扭,“红笺欲带一溪水”一句更不通,红笺是信纸,如何“带”水?这些,如果多读前人作品,熟悉诗家语的用法,在文字表达上就会少出纰漏。
秋日浦江寻菊不得【253票】
王义胜(上海)
霜老浦江无菊畦,一年秋景枉沉迷。
清香最忆疏篱影,冷艳堪同皓月低。
修漫路途遥不及,惫衰足力局难跻。
归看案上瓷瓶里,三二花枝待咏题。
韩倚云试评:
用“寻菊不得”之意向讽当世,选材甚佳,颇见自家怀抱。首联点题,欲赏无菊,唯“菊”字当酌。颔联之“清香”、“冷艳”对仗甚工,“疏篱”与“皓月”略欠工,“影”与“低”略欠工。颈联,“修漫”用屈原之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典, “惫衰”用辛弃疾之“甚矣吾衰矣”之典,深入表达菊意再难寻,用典甚佳,唯觉文字功力略欠。尾联道出菊意在家、在自身、在内心之意,可当淡淡的哀愁看,亦可当积极看。
何智勇评:
紧扣体面,娓娓道来,可见诗人之心。
刘鲁宁评:
稳健,清高!
了凡评:
冷艳堪同皓月低,为何是低?惫衰足力局难跻,跻与局牵强。秋日浦江寻菊不得,却又三二花枝在家里了,不是不可,只是难妥。
梦欣评:
此作中二联同样对仗欠工(疏篱影与皓月低、遥不及与局难跻均不能对),且诗作立意也未妥。一般来说,访人不遇及寻花不得,应该有个前提,是那地方原本有人、有花,只是出于某种原因而见不着。但诗文首句却说浦江没见到有种菊的地方,到底是以前有现在没有还是一直就没有,读者恐怕也是一头雾水。这雾水来自作者交代不清楚。同时,“寻菊不得”之后所表达的情感也无感人之处,这局限于作者的见识与胸襟。因为没有菊花便觉得秋景过于“沉迷”估计没有太多人会有同感,没有同感自然不会有思想的征服力,作品难以深入人心。
游园【157票】
刘能英(北京)
竹园僻处寄行踪,知有明星未得逢。
幽径中分林荫道,怨声偏起草根蛩。
近来天意谁能会?大抵秋寒日渐浓。
夜不关心人自爱,棉麻裹腹葛围胸。
韩倚云试评:
首句一“寄”字写出漂泊无根之感,第二句,把距离拉开,“明星未得逢”出人意料之外,令人眼前一亮,又在情理之中。“中分”与“偏起”对仗甚是巧妙,“林荫”与“草根”两个意向,表明诗人的现实身份与对生活的向往。颈联之“会”与“浓”对仗还能再工。以天意难会、秋寒易浓之意向表达身不由已的生活状态。尾联回到首句之“寄”字,使诗意升华。
技法颇为纯熟,取材颇见新意,私以为,刘能英先生的作品必会在诗词史上大书一笔。
何智勇评:
有情有景,深得笔法。秋意毕见。
刘鲁宁评:
读罢此诗,清寂感油然而生。
了凡评:
前三句未读出“秋”味,虽咬住了游园,但毕竟本次主题在“秋”。颈联的“流水”不错。尾联突兀,游园游到夜冷,以至于“棉麻裹腹葛围胸”了。全诗似拼图,首、身、尾之间缝隙很大,难以融通。
梦欣评:
此作构思似乎头绪有点零乱,或者说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,难以通过文本与意象让读者有个大致的了解。游园的地点是“竹园僻处”,但所见只有“幽径中分林荫道”这一句,而“草根蛩”的叫声应该是出自想象,因为“夜蛩扶砌响”,那是夜里的场景,白天是听不到的。其他的,似乎便与游园没有太大关系了。当然,还有未遇“明星”一事,与游园有关,而且,“怨声”似乎便由此而起。全诗引起作者感慨的也就二件事:“明星未得逢”与天意日渐寒冷而无人“关心”。作者也许想写点“你懂的”那一类社会弊端与忧虑,游园只是一个切入口,但意象的选择与场景的描绘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。
秋 日【110票】
笨笨(广东)
掩户驱明月,披衣厌冷秋。
何时身似雁,独自向沙洲。
韩倚云试评:
起句不凡,反古人之意,而写“驱明月”,非不爱之,是惧秋凉也,可见秋凉之致,以至于诗人无心赏秋之明月。三、四句用“雁”、“沙洲”又反古人之意,写出对沙洲之向往,自身之不自由。沙洲本寂寞之地,而诗人反向往之,非常有力的抒发了自身之卑微之无奈,此首颇具震撼力。使我想起了欧•亨利的《警察与赞美诗》,主人公苏比面对着寒冷与饥饿,而要解决这些问题,他有两种选择:第一是承受巨大的精神屈辱,到政府救济机关领取施舍,第二则是进监狱。他经过一番考虑之后,决定去监狱待三个月,这样的决定对于平常人而言,的确无法理解,监狱是每个人都抵触的地方,而对于苏比而言却是过冬的最佳去处,他为达成这一目标,费尽心思,终未能如愿,当他想重新做人远离监狱时,却被关进了监狱。
此作颇见巧思,整首浑然天成,诗人前途无量!
何智勇评:
末句出人意表,高洁之心、寂寥之意,隐然在焉。
刘鲁宁评:
通篇冷色,未宕开。
了凡评:
驱、厌,似是表达对冷秋、冷月的不满,所以希望“身似雁”,目的应是摆脱眼前状态,但结句“独自向沙洲”,看不出有迥异眼前状况的迹象。或许,独自向南州这类会更达意些。
梦欣评:
“厌冷秋”而身无挣脱之力,乃迁怒于明月,以为紧闭门户便可驱赶寒冷,见其“痴”矣!此作言简而意深,且一意圆紧,旋转而下,气贯首尾,正有“幽妙以为理,想象以为事,惝恍以为情”的高超手段,是为可读之佳作。
秋 思【92票】
李恭震(上海)
星光沉醉信天游,渔火微寒独木舟。
絮荻纷飞多少梦,乡音点染几重楼。
曾经百宴终寥落,了却浮名更自由。
唯我诗心如碧月,无须归隐也清流。
韩倚云试评:
起句把秋之思定为“沉醉”,第二句,用“渔火微寒”意向写淡淡哀愁。颔联描写秋景,颈联转接为抒发自身之情,尾联豁达,乃咏秋思之正途。
何智勇评:
融现代写作手法于古诗之中,景象精丽。
刘鲁宁评:
画面微散,气质尚佳。
了凡评:
“乡音点染几重楼”,移觉乎?用乡音“远隔”几重楼似更妥些。“了却浮名更自由”,好,思出味道来了,但出句“曾经百宴终寥落”中的“百宴”应可斟酌以更贴切者替代之。结得精彩,“唯我诗心如碧月”如作“剩我诗心如碧月”,似更能呼应上联。
梦欣评:
秋思在“星光”、“渔火”、“絮荻”、“乡音”、“百宴”、“浮名”、“归隐”、“清流”一系列意象中流转,以时光流转、物是人非的世间变幻为背景,道尽人生几多感慨,最终以“清流”自我欣赏而具坦荡胸怀。遣词用字大体到位,中二联对仗也见功力。唯缺乏时代气息,内容陈旧,见识过于一般,抓不住人心。
感 时【92票】
空空法师(香港)
登高未有诗,秋绪只卿知。
不尽相思意,浮云竟觉痴。
韩倚云试评:
登高因思,对“卿”之思胜过作诗,此意云知天知,真乃痴人也!
何智勇评:
寥寥数笔,秋心宛在。一段人生况味,颇有相应。
刘鲁宁评:
痴字有些外露。
了凡评:
秋绪只卿知抑或秋绪自心知耶?人觉浮云痴还是浮云觉人痴也?
梦欣评:
此作过于朦胧,不知令作者“不尽相思”者到底是故乡、还是故乡的人,但从未有情感表达而对方竟能明了其“愁绪”这一点来看,则应是“心有灵犀”即相知相爱之人。结句以“浮云”的诧异眼光,间接地描绘作者“登高”远望的站立之久,揭示“相思”的情感之深,诗味颇为隽永。“卿”作为第二人称也可以直指读者,连读者都可以判断和感知的话,这“相思”便不是隐私而是公共情怀的了,考虑作者为香港人,那么这点“愁绪”或许应该是最近的“港独”思潮所引起的,如果从这个角度理解,这诗便有爱国情怀的色彩的了。
秋天杂咏【88票】
安全东(四川)
晴空宾鸿过,一字映秋水。
山影亦澄鲜,只是扶不起。
韩倚云试评:
宾鸿行成“一”字,乃秋之重要标志也,三句继续描述,四句升华,发表感慨,技法颇见纯熟!
何智勇评:
大好。造句老辣,数笔写景,大气不拘。如见水墨画。
刘鲁宁评:
通篇极具画面带入感。山影澄鲜,却下一扶字,妙!
了凡评:
“山影亦澄鲜,只是扶不起”,“扶”字妙。
梦欣评:
这首仄韵五言不讲究平仄的运用,是为古绝而非近体。“扶不起”一语颇妙。言“山影”也沉浸于水里也,一者其物象为虚,二者倒影于水下,如何扶?不能扶而言扶不起,见情之痴矣。有此妙笔,当为佳作。
题小院柿子树【73票】
王建强(河北)
去年红满树,今岁却无多。
留下七八个,飞来小鸟啄。
韩倚云试评:
写农家之秋景,去年今岁略有不同,借寻常之景写寻常之事,技法纯熟,如能升华主题更好,所谓高手看技法,超高手看胸襟与深度,是也!
何智勇评:
淡然。而诗人之心绪,于斯可见。
刘鲁宁评:
有感慨,不多言,留一副素描与人回味……
了凡评:
一二三句作了大量铺垫,无妨,可期待第四句奇峰突起,引人入胜,然第四句依然平淡,读完若有所失。
梦欣评:
也是五言古体,但一者过于写实,二者本为常见之景,没有比兴之笔,缺乏想象空间,既无奇趣,也无妙语,充儿歌仍嫌意浅。